在河北省北部与内蒙古交界处,清代曾有一处规模宏大的皇家猎苑,这就是著名的“木兰围场”。据史料记载,当时木兰围场面积约有1.2万平方公里,包括现在的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
在河北省北部与内蒙古交界处,清代曾有一处规模宏大的皇家猎苑,这就是著名的“
木兰围场”。据史料记载,当时木兰围场面积约有1.2万平方公里,包括现在的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全部及隆化县、丰宁满族自治县、多伦县、内蒙古克什克腾旗部分地方。
1677年(康熙十六年)9月,清圣祖玄烨康熙皇帝巡视塞外,至哈拉和屯(今宁城县南黑城)。喀喇沁郡王扎什及镇国公乌特巴拉前往朝见。康熙命其“以一千五百名兵来向导”。并赐弓矢、冠服、靴带等物。康熙在乌拉岱大宴王公。席间,喀喇沁郡王扎什及、敖汉、翁牛特郡王等一起,向康熙奉献土地,以作皇家行围之用。
1681年(康熙二十年)4月,康熙第二次出巡口外,这次是为设置围场,实地勘测划界。4月7日,偕满汉大臣和八旗劲旅出喜峰口,经宽城进入喀喇沁旗。会合蒙古各盟旗的王公中贵族以及喀喇沁旗3000名蒙古骑兵,长驱北上,过了锡尔哈河(今喀喇沁旗锡泊河)、阴河,一路行围,登上蒙古高原东南角——塞罕坝。这时正是初春时节,君臣一行看到刚刚吐出新叶的松树,松涛万顷,翠绿一片,映山红杂生林中,红斑点点。由坝下“穿松林而登,约十里直上原巅,立马一望,天开地坼,千峰万峰俱在足下”“人行飞鸟上,马踏乱云中”。在这一望无际的高原上,林海莽莽,飞禽走兽出没其中,只见鹰击长空,狍驰原野,鹿鸣翠谷,虎啸山林。所到之处,河流湖泊,星罗棋布,群凫嬉戏,鱼跃水欢,真是世所罕见的天然良苑。这雄浑壮美的景色使刚刚取得平定“三藩之乱”胜利的康熙皇帝心旷神怡,称赞不已。当即以“喀喇沁、敖汉、翁牛特诸旗主动敬献牧场建皇家猎苑”名义,又将克什克腾旗塞罕坝(塞罕坝,蒙语为“塞堪达巴罕”,意为“美丽的高原”)南部大面积的牧场划进木兰围场。于是就有了“敬献牧场,肇开灵囿,岁行秋狝”。克什克腾旗向康熙献地后,旗扎萨克府幕帐北迁潢河之源。
木兰围场的命名,来自一种古老的诱猎方式。”木兰”系满语,汉语“哨鹿”之意 ,即猎人戴上假鹿头,用木制的长哨仿效吹出雄鹿求偶的声音,引诱雌鹿出现,以便围猎。围场,就是行围打猎的场所。木兰围场建立后,清廷几乎每年秋季都在这里进行大规模的围猎习武活动,被称为“木兰秋狝”。“秋狝”就是秋天狩猎。当时清朝把它列入国家典制,所以也称为“秋狝大典”。
康熙在位时,每年都要组织“秋狝大典”,亲自参加行围狩猎。他在《赋得帐殿郁崔嵬》诗中是这样描述木兰围场风光和狩猎盛况的:茂林叶未黄,宾雁始成行。后队分山出,前旌越岭扬。鹿鸣秋草盛,人喜菊花香。日暮帷宫近,风高暑气藏。木兰围场存在了230年,经历了兴盛、衰落、废止的过程,这个过程伴随着清王朝的盛衰而结束。《克什克腾蒙古史—韩秀民编写》
木兰围场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一是建立木兰围场是一项重要的军事训练措施。木兰围场建立后,通过举行木兰秋狝使满族“国语骑射”的国策得以贯彻,队伍得以锻炼,军事素质得到加强,战斗力有所提高。二是通过木兰秋狝活动加强了与蒙古,唯吾尔等各民族统治阶级之间的联盟,从而巩固国家的统一。三是建立木兰围场是清朝采取积极边防政策的一环,对加强北部边防,遏制沙俄侵略北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康熙皇帝选择这里作皇家猎场其目的是:首先这里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它北控蒙古(指今外蒙古),南拱京师(今北京),东通盛京(今沈阳),西临察哈尔(今张家口),地处漠南蒙古诸部之中,它是北京通往内蒙古,喀尔喀蒙古,东北黑龙江的重要通道。康熙皇帝在这里可以就近接见、宴请、赏赐少数的民族王公贵族。其次,木兰围场自然条件好,它地处蒙古高原、燕山余脉和大兴安岭余脉的汇合处,野生动物种类繁多,地域广阔适合大规模行围打猎。第三,这里气候凉爽适合避暑。第四,木兰围场地形复杂有高山、峡谷、丘陵、草原等,为训练八旗军队骑射提供了很好的自然条件和场地。康熙和乾隆两朝出现了清史上的 “康乾盛世 ”局面。 这局面的形成,与“木兰秋狝”活动直接有关。嘉庆以后秋狝渐废,清朝江山日渐衰败。当然,其原因是复杂的,但不能说与清末停止木兰秋狝毫无关系。木兰围场建立后,无特殊情况皇帝每年都要举行北巡秋狝,渐次成为定制,有一定的规制和仪阵:
1、祭天:驾引前一日,遣官以秋狝虔告奉先殿祭天奉祖。
2、起驾:皇帝戎装骑马,士卫引驾,“翊卫诸臣前引后扈,百官采服跪送”出宫。
3、行宫:秋狝队伍浩大,几千、1万、2万不等,加上围场蒙古各部守候随围人等,最多达到3万人。从京师至围场沿途按里程、地势设立行宫,供皇帝饮茶、打尖、宿住、办公使用。康熙年间,行宫总数19处,乾隆年间增至29处,嘉庆年间增至31处,其中关内9处,关外22处。
4、入围:入围有东、西两个崖口,过波罗河屯西北行经隆化县牛录乡到阿穆呼朗图(今步古沟)即是卜占崖口,俗称西崖口。从波罗河村北行经唐三营到隆化县与围场县接界处石片子村即是东崖口。
5、行营:入围后即选择适中位置,相度地势,搭设行营。乾隆二十年,制定了行营规制:“行营之制,内方外园。中建黄幔城,外加网城,结绳为之,设边帐百七十有五为内城,启旌门之,每门植纛二。东镶黄、西正黄、南正白。外设边帐二百五十有四,为外城。启旌门四,每门植纛二,东镶白,西镶红,南以正兰、镶兰分日植之,北正红。外围设宿卫警跸,各帐皆以八旗护军官校环卫焉”。外城正南,为皇帝拟发谕旨的军机处,负责城防的提督衙门、管理民族事务的理藩院以及兵、刑、礼、工、吏、户六部营帐,东、西、北为随班八旗各部。秋狝行营外圆内方,层层设防,戒备森严,行营所驻各部职能俱全,实际是清延中央机关的一个缩影。
6、试围:选定川谷先小范围试猎。
7、布围:范围一二十里,三四十里不等。视度山川大小远近撒围,此时围而不合,与此同时,正白、正红旗为左右两翼,黄旗指挥,蓝旗为两翼前哨入围。接着,布围队伍军旗招动,呐喊鸣金,压山而下,缩小包围圈,兽物围中狂奔。待人并肩、马并耳时谓合围,此时兽只群集,布围即成。
8、请围:布围毕,黄旗指挥官发出号令,全军脱帽、举鞭、束马,高呼围毕。指挥官执旗疾驰看城,礼毕,高呼“围毕,请皇上猎”。皇帝出看城行围。
9、观围:皇帝出猎,各班近卫选练尾随,牵狗、驾鹰、递箭、护卫。若大个围子,若多只野兽,任人信马驰猎。皇帝猎后归看城陪皇太后观围。
10、罢围:皇上观围临末,执事为未获兽物请命,先其留生繁衍,收兵罢围。遂分班“陈牲数获”请赏,或就地点起篝火分麾下炙,或回行营夜酒,市肆,次日另起一围。
11、驰猎:皇帝猎罢,一声令下,皇子皇孙,各部大臣,蒙古王公,八旗各营及从全国各地派来的射手围内驰骋,各显身手。只见矢上弦,剑出鞘,战马啸啸,旌旗猎猎,身飞逐走,左右是宜,但听中军号响收猎。
12、聚歼:即四面转合,八旗各营所选射手,但听令下,万箭齐发,步步为营,直至全歼,数获请赏。
13、追杀:即四面围合,先将兽群从一头压向另一头,然后放开一个口子,两厢击鼓助威,不得发射,各班选手从后追杀,不得放牲,直至全歼。
14、阻截:与追杀反之,即三面合围,马队从一头顺走廊轰赶,迎面设若干道甲兵堵截杀射。
无论哪种形式,如遇虎、熊,须驰报看城,唯皇帝取之。
行围一般20天左右。期满,随围全体扈从举行盛大庆功典。先由蒙古卓索图盟,昭乌达盟盟长宴请皇上谢恩,其余陪酒。后由皇帝赐宴犒赏三军及蒙古王公。席间有蒙古大乐队,舞***,杂耍助兴。庆功期间,还要举行儿童骑驹表演和赛马、套马、射箭、摔跤等比赛活动。最后以阅兵宣告本届秋狝礼成。皇帝回热河休整数日返京,蒙古王公也各回所属。
原创文章如转载,请注明:转载自坝上的云户外俱乐部【bashangdeyun.com】
本文原始链接地址:
http://www.bashangdeyu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