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大蒙古国统治中心的元朝国都城址,元上都南临上都河,北依龙岗山,周围是广阔的金莲川草原,形成了以宫殿遗址为中心,分层、放射状分布,即有土木为主的宫殿、庙宇建筑群,又有游牧民族传统的蒙古包式建筑的总体规划形式,体现出一个高度繁荣的草原都城的宏大气派,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融合的产物,是草原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融合的杰出典范。保存良好的宫城、皇城、外城城墙、整齐对称的街巷、错落有致的建筑遗迹、自然生态良好的草原、众多的人文遗迹、优美的生态环境,构成了中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大型古代都城遗址。元上都遗址丰富的文化遗存表明,它不仅是一处珍贵的人类文化遗产,同时也是游牧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作为全世界最具代表性的游牧民族的文化遗产,元上都遗址以其重要的历史、文化、科学和艺术价值,成为人类文明史上不可或缺、辉煌壮美、璀璨绚丽的中华文明和游牧文明进程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元上都遗址保护区属于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5℃,最冷月平均气温为-17.8℃,最热月平均18.7℃,历史极端最高气温35.9℃,极端最低气温-36.6℃,该区域10℃以上年平均积温为2000℃。年平均降水量365 mm,主要集中在6-8月,约占全年总降水的67﹪,年际间降水变率较大;年蒸发量2000mm左右。年太阳辐射总量6150 MJ·m-2,年日照时数3140 h。无霜期年平均为100天。该区域年平均风速3.6 m·s-1,极端最大风速40.0 m·s-1,年平均大风日数72天(风速 ≥ 17 m·s-1),风向以西风为主。
地形地貌
元上都遗址保护区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的东南部,平均海拔1300米,属于河谷平原、风沙积地。总体地貌为燕山北麓察哈尔低山丘陵地带,由沙地、典型草原、森林草原和湿地构成。
为乌和尔沁森林草原和浑善达克沙地,有独特的森林草原景观和沙地榆树疏林灌丛草原景观。
参观路线:
“金莲川”,原名曷里浒东川,每到夏季,川中开满金莲花,远望如同金色的海洋,绵延分布于滦河上游的上都河两岸,东西长60公里,以元上都遗址所在为最宽处,约5-6公里。
金大定八年(1168年)五月,金世宗以“莲者连也,取其金枝玉叶相连之意”,将曷里浒东川命名为金莲川。元宪宗元年(1251年),忽必烈受命总领“漠南汉地军国庶事”,南下驻帐于此,广征天下名士,建立了著名的“金莲川幕府”。
金莲川草原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既是水清草美的天然优良牧场,又是骑马射猎,避暑清凉的游乐场所,曾经是中国辽、金、元三代帝王的避暑胜地!

皇城·明德门
是从御道进入元上都的第一座城门,属皇城正南门,位置皇城与宫城的南北中轴线上。门道总长24米,宽4.7~5.7米,两侧墙体用青砖垒砌,券顶坍塌,券门处留有高约7米的城门坍塌后的建筑残迹。门外设瓮城,呈长方形,东西宽63米,南北长51米,墙体由块石包砌;瓮城门道长12米,宽3.5-3.8米、正中立有石柱、即将军石,门道两侧现存石质排叉柱和木门柱基石等遗址。
宫城·御天门
属宫城南门,居于皇城和宫城的南北中轴线上。门道为砖石砌筑,门外设瓮城,东西宽60米,南北长27米。元人有“明德城南万骑过,御天门下百官多”,“御天门前闻诏书,驿马如飞到大都”的诗句。此处当是百官聚集、奉旨听宣之处。考古发现瓮城外东、西两侧有两排建筑基址,推测为百官上朝或候旨时的歇息之所。
宫城·1号建筑基址(大安阁)
本建筑基址位于宫城中心,上层为明清时期的喇嘛庙遗址,下层经考古推测为元代大安阁的建筑基址。基址平面呈“凸”字形,东西长36.5米,南北宽30米,基址底部转角处的外缘用规整的条形砂岩围筑。基址西南角处出土完整的汉白玉龙纹柱础,高2.1米,宽0.53米,厚0.52米,雕有精美的腾龙。
大安阁建于至元三年(1266年),是忽必烈攻陷南宋汴京后,“取故宋熙春阁材于汴,稍损益之,以为此阁,名曰大安。”全阁“飞翔突起,干青霄而矗上”,令观者有“神营鬼构、洞心骇目”之叹,元人有“大安御阁势苕亭,华阙中天壮上京”的赞叹,可见其曾经的雄伟与瑰丽景象。
大安阁在元上都用作宫城的“正殿”,元朝皇帝经常在这里举行重大的朝政典礼,如皇帝登基、接见外国使者等。此外,包括皇帝临朝、议政、修佛事、与大臣聚会等日常活动也在此举行。这里曾经发生了许多具有世界性或地区性影响的重大事件,包括元世祖忽必烈之后元成宗、武宗、天顺帝、文宗、顺帝等五位皇帝登基,忽必烈接见马可波罗,以及南宋灭亡后忽必烈受南宋君主的朝降等重大历史事件。
宫城·2号建筑基址(穆清阁)
该建筑基址位于皇城与宫城中轴线北端的宫城北墙中部,是宫城内体量最大的建筑,据考古研究推测为穆清阁遗址。
穆清阁始建年代不详,元至正十三年(1353年)曾重修。有元一代,是皇帝宴乐、议事与居住的大内宫殿,元人诗中称其为“北阙”。穆清阁遗址现存台基高约8米,东西宽137米,南北长67米,总面积9180平方米。台基平面呈“凹”字形,其上建有大殿与东、西两翼的配殿,呈“阙式建筑”形式。经对东翼顶部的考古发掘,探明基址顶部曾有大型木结构建筑。
皇城·东城墙
该城墙总长1410米,中间为黄土夯筑,夯层厚约12-14厘米,内外两侧均用自然石块包砌,石墙厚约0.5-0.6米。大部分墙体保存较好,残高约2.0-5.5米。2002年,曾对皇城东墙的北段368米的外侧墙体及两个马面进行了清理修复。
游客须知:
为了加强元上都遗址景区管理,维护景区正常秩序,特制定元上都遗址景区游客须知,望广大游客文明参观,自觉遵守。
1、请您自觉维护公共秩序。除老年人、残疾人、儿童等使用的手摇、手推轮椅和儿童车外,其他车辆必须服从现场管理人员的指挥,到指定位置停放,未经景区管理机构允许,不得进入景区内行驶。
2、请您自觉维护参观秩序。游客进入景区须按顺序排队购票,一人一票,不拥挤,不堵塞道路和出入口。进入景区时,请主动出示相关票证。参观游览时,请游客自觉遵守秩序,听从景区工作人员的安排。参观结束后,不继续逗留、路宿。下列人员免票:
①1.1米以下的儿童;
②现役军人、烈士家属、离休干部;
③70岁以上的老人凭身份证免票。
3、请您注意自身安全。不跨越防护栏杆,儿童、行动不便的老年人须在家人陪同下游览。游客需注意保管好随身携带的贵重物品。
4、请您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严禁在景区内组织各种非法集会活动。不打架斗殴、不聚众闹事、不搞封建迷信、不以任何形式进行赌博等非法活动。严禁在景区内进行非法兜售商品、散发或张贴广告宣传品。严禁携带各种凶器、易燃易爆物品以及动物进入遗址。
5、请您保护文物和公共设施。不在古迹、建筑、古树以及围栏、标识解说牌等公共设施上涂抹、刻画或张贴、悬挂物品;不攀爬遗址本体;不拓刻碑文和抚摸文物展品。未经批准不得进行随团摄像、拍摄电影和电视等。
6、请您爱护花草树木。不攀折花木,践踏草坪。
7、请您保护遗址环境卫生。不随地吐痰、便溺,不乱扔果皮、果壳、烟蒂、纸屑、储物袋等废弃物。
8、请您注意防火。进入景区后禁止吸烟、野炊、烧香点烛、燃放烟花爆竹等。
温馨提示:
1 请及时了解导游的电话号码,以防万一。
2 在您欣赏美景的同时,请保管好您的私人财产。
3 在您进行旅游活动前,请先参考本地天气预报情况。
4 随身不要佩戴贵重首饰或携带大量现金。
5 请您带好您的有效证件(记者证、军官证、伤残证、老年证),必要时请在购票前向导游或售票人员出示。
6 出游时请尽量穿运动鞋,平底鞋(最好不要穿新皮鞋,高跟鞋,硬底鞋)。
7 旅游时请保持良好心态,并尊重本地风俗习惯。
8 请携带防雨,防晒,防叮咬用品及常用小药品。
9 元上都遗址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一月平均气温零下18.1度,最低气温零下33.6度,冬季出行请带好各类保暖物品,如羽绒服、暖水袋等。七月平均气温18.6度,最高气温35.4度。日照强烈,早晚温差大,请携带好墨镜、太阳帽、防晒霜、润唇膏等物品。
交通方式:
正蓝旗交通四通八达。207国道、105省道、308省道、502县道纵横交错,是去往北京、天津、东北和呼和浩特的主要出口。桑根达来至十五号乡高速公路2010年开工建设,可接京承高速。全旗铁路总里程已达到277公里。集通铁路东西贯穿蓝旗中部,西通呼、包两市,东至通辽、海拉尔、哈尔滨等地;锡丰铁路锡多段已开通,至丰宁段正在施工,全面开通后将通至京、津、塘地区;蓝旗-张家口铁路建成后,可直达张家口、石家庄等地。
元上都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