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日品尝“壳红似火,肉如白雪,浆液甘酸”的鲜荔枝的时候,不妨对比一下清朝宫中,尤其是在塞外离宫里的乾隆皇帝享用消夏佳果鲜美荔枝的故事,那会感到吃鲜荔枝是一种美好
当今日品尝“壳红似火,肉如白雪,浆液甘酸”的鲜荔枝的时候,不妨对比一下清朝宫中,尤其是在塞外离宫里的乾隆皇帝享用消夏佳果鲜美荔枝的故事,那会感到吃鲜荔枝是一种美好的享受,别有一番风致。
荔枝产于我国江南、福建是很有名的,福州、兴化、泉州、漳州、福宁、永春州等府都产荔枝,而且品种甚多。从农历四月后即有成熟者。然而,荔枝成熟后不易保存。唐代白居易任忠州刺史时就写道:“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所以,古代千里之外很难吃到鲜荔枝。但是古代封建帝王却不惜代价,虽在千里、数千里之外,皇宫内仍能吃到鲜荔枝。《新唐书》载有唐玄宗宠妃杨贵妃“一骑红尘”传送荔枝的故事。
在古代运送鲜荔枝是极为艰难的。清代皇宫,距荔枝产地几千里,然而居住在京都紫禁城或避暑在承德离宫的帝后们,于每年酷暑都能吃到鲜荔枝。那么,清代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又是怎样进宫的呢?
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清宫档案中,见到最早的福建进贡荔枝树是雍正时期。在雍正十年(1732)四月二十八日的贡单,记载福建将军暂署印务兼管提督事臣阿尔赛“恭进荔枝树四十桶,差外委千总徐伯善坐船来,另有兵丁俞圣、张麟,花匠王得彰、王文等。”福建地处沿海可以海运,进贡押运者有千总、兵丁,可能使用的是福建水师的战船。这批进贡的是四十桶荔枝。又据《乾隆进单》记载,乾隆五年(1740)五月初七日,福建巡抚王士任书贡单,进荔枝六十桶,素心兰二十盆,这要几条船运载,途中得走六十多天。
乾隆七年(1742),乾隆帝《食荔枝有感诗》即言每年由福建进贡荔枝树供帝后们食用的情形:“炎州佳种号荔枝,巴峡泸戎未足奇;色写天霞连颗缀,影留闽月带根移(原注:闽中岁进荔枝多连树本,鲜摘色味绝佳)。酪浆雪质无能比,玉管云牋有所思;梦里不知身是梦,还如赐食寝门时。”荔枝树至皇宫后,由内务府呈报皇帝,并从收到之日始,逐日将摘食鲜荔枝的情况登记入簿。
乾隆帝在位六十年,在避暑山庄驻跸52次,期间共有47次是在夏至后小暑、大暑、立秋、处暑四个节气中度过的,此时正是可摘食福建进贡鲜荔枝之时。乾隆帝于乾隆十九年(1754)五月十二至七月初五,即夏至后十天到处暑前一天在山庄驻跸,《荔枝》诗中写道:“闽中嘉实到秋前,朱颗累累湛露鲜。塞北冰盘供夏凊,定知解暑更延年。”乾隆四十六年(1781)六月二十七日,又在另一首《荔枝》诗中写道:“分根植桶土栽培,度岭便船载以来(原注:今之荔枝向闽而来,率分其稚根植于桶,以舟运至,非甚艰至,而缀树鲜腴如常,并有至此旬余方熟者)。”由此可知,福建岁贡到承德离宫的荔枝树要比乾隆在北京紫禁城的时候多。
离宫岁贡荔枝树长达四十余年,据存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哈密瓜、蜜荔枝底簿》记载,岁贡荔枝每年除帝后食鲜享用外,乾隆帝并颁赐给王公大臣,“岁以为常”。以乾隆四十七年(1782)为例,此年乾隆帝自五月十二日离京,夏至后七天抵达山庄,九月十六日离山庄启銮回北京。“底簿”记录,七月初二日至十四日,福建巡抚杨魁所进鲜荔枝一百桶,共结果子473个,在承德离宫食用赏赐情况如下:
初二日,(摘)下荔枝十一个,吊(掉)下六十四个。上(皇帝)进四个,插瓶用两个,给裕皇贵妃鲜荔枝二个,愉妃一个,六阿哥、八阿哥、和敬固伦公主、绵思阿哥、绵亿阿哥、绵惠阿哥每位鲜荔枝一个,阿桂、诚亲王、三宝、英廉、金简、曹秀先、曹文植、丰珅音德每人鲜荔枝一个,颖妃、容妃、惇妃、顺妃、诚妃、循妃、林贵人、禄贵人、明贵人、十公主、十一阿哥、十五阿哥、十七阿哥每位鲜荔枝一个。
睿亲王、庄亲王、郑亲王、束亲王、福隆安、和珅、梁国治、董诰、福常安、永福、扎拉丰阿、德勒克、巴特、丹巴多尔济、丰珅吉伦、喀宁阿、海兰察、德保、孙权、台蒙阿、巴钟、嵇璜,每人鲜荔枝一个,热河堪布喇嘛鲜荔枝一个,札什伦布堪布喇嘛鲜荔枝一个。
七月三日,上用鲜荔枝五个、赏亲王、大臣等(名字略,下同)荔枝二十个,内(指妃嫔)赏用鲜荔枝六个。
七月初四,上用鲜荔枝三个。赏亲王、大臣鲜荔枝十五个,内赏用鲜荔枝十三个。
…… ……
七月十四日,摘下荔枝四个,掉下荔枝三十二个。上用鲜荔枝六个,赏亲王、大臣鲜荔枝八个,内赏用鲜荔枝二十三个。
从记录中可知鲜荔枝进离宫极不易,在离宫里也非常珍贵。皇帝每天从采摘的荔枝中只尝几个,其余都由皇帝指名赏赐。
离宫岁贡荔枝树,荔枝方能鲜而不败,清代比唐代的运输方法要高明得多,由此满足了帝后们及皇帝赏赐的需求。除此而外,鲜荔枝在宫中是否还有别的用意和用场呢?据乾隆四十四年(1779)七月初一日《荔枝初到诣松鹤斋新感而成句》诗中吐言:“虽无神御有居停,陈紫初来敬荐馨(原注:每岁荔枝至,必敬奉永佑寺皇祖、皇考神御前。至圣母不敢屡奉,神御之义已见于向所作诗中,而松鹤斋则昔年夏凊之地也,故敬诣荐新)。香扆依然徒抢地,听于视矣泯声形。”承德离宫以鲜荔枝做祭献神御(先朝帝王肖像),作为“荐新”的供品,表达对先祖、皇考、圣母“敬祖”、“孝亲”,以尽其职的情感。乾隆四十二年(1777)皇太后钮祜禄氏以86岁高龄辞世,乾隆两年守孝未至山庄,今年来到圣慈松鹤斋生前居所,特地“敬诣荐馨”,祭献时把福建兴化陈琦家所产的“陈家紫”最好的鲜荔枝拿来,朔日(农历初一)荐新于松鹤斋。此时,乾隆想到太后天性慈善,朝夕侍奉,以承欢爱之情景,恍如昨日,十分悲痛,甚而失声痛哭。由此看来,离宫岁贡荔枝树,不只是供帝后夏凊解暑的珍果,颁赐王公大臣的珍味,进而又嬗变为宫中朔望祭献尊亲敬祖景仰的珍供,足见南国的鲜荔枝在宫中所献的供品中的珍御程度。
荔枝,“壳红似火,肉如白雪”,鲜时果肉呈半透明凝脂状,味香美。“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过华清宫绝句》留下的名句将荔枝美名千古传遍,同时也揭示了唐玄宗宠妃杨贵妃喜食荔枝,需“一骑红尘”自南国向长安宫中传送荔枝的历史一幕。
那么,在清康乾盛世,作为第二个政治中心的热河离宫,皇帝一年有半载驻跸于此,是否也曾上演类似的故事?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避暑山庄研究所特约研究员钱树信先生,经查阅大量史料进行考证,终于有了新的发现,答案便在《离宫岁贡荔枝树》一文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