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清明,淡淡的哀思总会如炊烟般袅袅升起。清明节是中国人祭奠逝者的传统节日,在我市以及全国大部分地区,为了祭祀逝去的亲人,总爱在清明节焚烧“纸钱”和“元宝”等冥物
微风催柳芽,花瓣伴泪花。
每逢清明,淡淡的哀思总会如炊烟般袅袅升起。清明节是中国人祭奠逝者的传统节日,在我市以及全国大部分地区,为了祭祀逝去的亲人,总爱在清明节焚烧“纸钱”和“元宝”等冥物以寄哀思。
遵从风俗,适当烧纸,本无可厚非,然而,笔者发现,清明节前后,承德市区特别是傍晚,十字街头,马路两旁,肆意焚烧现象严重,不但有毁市容,而且给周边群众生活带来干扰。夜半三更,大街小巷烟尘滚滚、纸灰飞扬,其容、其貌、其状与历史文化名城、优秀旅游名城极不相符。
时下,薄养厚葬、厚祭问题抬头,一些人丧葬大操大办,购买不切实际的时尚新潮祭品,如用纸糊的轿车、电视、空调、别墅,以及金山银山、仿造的百元纸币等等。还有一些人甚至整修豪华坟墓,以显示奢侈阔气。
近年来,承德大力倡导节俭、文明、环保、安全的“文明祭祀”,为保障安全,我市还特别成立了夜间巡逻队,对沿街散发焚烧纸钱等行为进行劝阻,同时派遣人员在市区周边墓地路口巡逻,主动通知前往祭祀的市民进行文明祭祀。同时,大力倡导推行鲜花祭祀、网络祭祀、家庭追思会等文明祭祀,提倡低碳节俭祭祀,然而,大量焚烧冥物、大放鞭炮依然是殡仪馆、墓园里常见现象。其不仅带来安全隐患,还破坏了墓区环境、污染了空气。随着PM2.5持续走高,各地纷纷出现“雾霾”隐患,人们对蓝天、绿水、白云的向往之情更甚,“绿色祭祀”逐渐走进人们视野。
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对老人在世时不大在乎,甚至连“常回家看看”也没做到,而在老人逝世时却大办丧事,购买豪华葬品;也有些人老人在世时拒不赡养,当老人有病时,又你推我不管,而在老人逝世后,却为财产划分争红了脸、闹翻了天。对于上述问题,我们应移风易俗倡新风,要自觉抵制“薄养厚祭”之风,要重视对子孙后代的教育,使他们了解什么是真孝心。
笔者以为,真正的孝心,应该表现在平时能主动履行赡养义务,尽量创造条件满足老人在文化娱乐、外出旅游等方面的需要。对独居老人,尽可能抽空与他们聊聊天,消除他们的孤独感,让他们心里踏实、精神愉悦每一天,使他们感觉人到晚年,活力犹在,精神上深受鼓舞和欣慰。
笔者在此呼吁:与其“厚祭薄养”,不如“厚养薄祭”。纪念已逝亲故,关键在于心意。优异的业绩、和睦的家庭才是对已逝亲故的最好告慰。清明节未必非要焚香烧纸不可,一束鲜花足以寄托哀思。移风易俗、文明祭祀、低碳环保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标志。也许,我们可以换一种方式表达我们的哀思,追寻记忆中旧日的足迹,找回曾经的朝夕相处,伤怀感动;没有呛人的烟雾,没有震耳的声响,只有我们深深地思念与祝福!
多一些生前关爱,少一些逝后攀比,“厚养薄祭”更是一种美德。特别是在环保理念日益为人们所接受的今天,推行绿色殡葬和文明祭祀,既顺应环保趋势,也符合节俭美德。
促进绿色殡葬,除了理念的进步,还需要政府有关部门从制度上加以规范和引导,有效制止乱占土地建造豪华墓地,从土地供给、建造标准、使用管理等环节完善制度,细化操作,大力推动绿色公墓建设,为公众提供更贴心、更方便的人性化丧葬服务,不仅有利于节约土地、保护环境,而且有助于培育厚养薄葬、薄祭新风。
又是一年清明时。让我们用更加温馨、更具时代特征的方式去祭祀先人。无论网祭、花祭还是树祭,为逝去的亲人写一首诗、献一束花、敬一杯酒或植一棵树,以此寄托哀思,忆旧惜今,更好地孝敬健在的长者。这样的简约不仅不失尊重,反而更有触动心灵的深意。
原创文章如转载,请注明:转载自坝上的云户外俱乐部【bashangdeyun.com】
本文原始链接地址:
http://www.bashangdeyun.com